牢固树立平等保护理念,着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出台《关于办理涉企民事监督案件的工作指引》,从拓展案源线索、完善办案机制、强化法律监督、化解矛盾纠纷、落实普法责任等方面对检察机关办理涉企民事监督案件进行全面细致规定。开通涉企案件 “绿色通道”,简案快办,繁案精办,依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2023年共办理涉企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95件。
加大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力度,强化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开展为期一年的专项活动,重点办理农民工讨薪、老年人索要赡养费、残疾人和受家暴妇女维权等民事支持起诉案件。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普法宣传,扩大支持起诉职能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注重“支持起诉+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多种支持起诉措施综合运用,为支持起诉申请人提供诉前、诉中、诉后全方位法律服务。以机制建设为契机,凝聚社会各方合力,推动构建支持起诉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参与社会治理,通过个案办理积极发现问题源头,以检察建议形式督促主管部门依法履职,堵塞监管漏洞,实现溯源治理。专项活动共办理案件104件,涉及人数200余人,为各类主体挽回经济损失近400万元。
持续做优民事生效裁判监督。坚持以“精准化”为导向的民事诉讼监督机制,优化多元监督格局,做到既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又依法监督、规范监督。2023年共受理民事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88件,提出监督意见50件。办理的文安县某村民委员会民间借贷纠纷案再审改判,为村集体挽回70余万元经济损失。该村村民代表向市检察院送来锦旗,感谢检察机关公正司法,为老百姓办实事。
持续强化民事执行监督。针对不当终结本次执行,消极执行,不依法采取保全措施,违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等严重侵害当事人实体和程序权利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监督。2023年共制发民事执行监督检察建议164件,法院全部采纳。市检察院与市中级法院会签《关于建立执行监督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设立执行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在联席会议机制、信息共享、卷宗调阅、学习交流等工作上强化协作配合,推动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良好司法工作局面。
持续加强民事审判违法监督。坚持个案监督与类案监督相结合、对事监督与对人监督相结合,不断加强深层次审判违法行为监督。2023年共制发民事审判违法监督检察建议182件,法院全部采纳。开展民法典适用审判违法监督专项活动,全面排查民法典施行前后法院在裁判中适用法律错误的违法情形,共制发检察建议53件。
检律携手探索深度交流协作模式。市检察院与市律师协会联合会签《关于加强民事检察检律协作的意见(试行)》,共同探索“线索发现+专家论证+检察监督”协作新模式,并召开首次座谈会,就两起疑难案件进行交流研讨,受邀律师专家围绕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裁判思路、当事人权利救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为检察机关破解办案中的“疑难杂症”提供了专业意见建议,也为检律协作走深走实奠定了良好基础。
公检法联手向虚假诉讼“亮剑”。落实市公检法三机关会签的《关于防范和查处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的若干意见》,健全完善虚假诉讼案件线索移送、联合查办、结果反馈机制,共同推动惩防虚假诉讼工作向常态化、长效化方向发展。2023年共排查案件线索17件,提出监督意见10件,法院裁定再审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