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检务公开>工作报告

廊坊市人民检察院(五年)工作报告(2021)

时间:2021-08-2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廊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1824日在廊坊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廊坊市人民检察院代理检察长罗云鹤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廊坊市人民检察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以来,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市政府、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检察工作总要求,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大力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各项检察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廊坊建设

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共批捕各类犯罪嫌疑人14411人,起诉22586人。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批捕24人,起诉26人。对杀人、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批捕1003人,起诉1057人。突出惩治盗窃、诈骗、抢夺等多发性侵财犯罪,批捕3465人,起诉3946人。依法惩治黄赌毒犯罪,批捕676人,起诉1141人。

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全面胜利。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批捕涉黑涉恶犯罪422人,起诉906人,起诉黑恶势力保护伞11人。办结安朔、赵忠国、刘卫东等一批有重大影响涉黑涉恶案件,办理的杨玉忠涉黑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扫黑除恶首批典型案例。推动打伞破网”“打财断血,引导侦查机关查封、扣押、冻结黑恶犯罪涉案财产2亿余元。加强标本兼治,制发指导性文件7份,发送检察建议123件,推动形成源头治理、系统治理长效机制。

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2017年,立案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案件102133人,追逃3人。2018年监察体制改革后,起诉监委移送职务犯罪案件5876人,成功公诉了河北融投控股集团原董事长李令成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职务犯罪案件。坚决维护司法公正,立案查办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犯罪10人。

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在全省率先建成12309检察服务中心,接待处理各类来信来访6005件,办结信访积案257件,认真兑现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承诺。市检察院和文安、固安、霸州三个基层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开展法治进校园”“木兰有约等宣讲活动,受众达58万余人。管理运行的廊坊法治宣教中心已接待各界人士30万余人,荣获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等荣誉。

二、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保障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市委领导下,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抽调干警2048人次深入社区服务保障群众。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犯罪,批捕21人,起诉27人。强化源头防控,办理疫情防控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3件,推动医疗废物、废弃口罩处置等工作规范化。主动服务六稳”“六保,发布指导意见,助力复工复产,服务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被《检察日报》刊发报道。

服务保障打好三大攻坚战围绕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批捕335人,起诉347人。成功办理黄金佳”“金吉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黄金佳案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金融犯罪指导性案例实务指引》。助力脱贫攻坚,开展司法救助,累计救助48人,发放救助金134.2万元。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持续开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批捕破坏生态环境犯罪276人,起诉514人。霸州市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联合表彰为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活动表现突出集体。

服务保障民生民利。依法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批捕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犯罪37人,起诉90人;严厉打击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批捕25人,起诉62人。加强弱势群体保护,批捕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35人,起诉41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帮助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262件。

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依法保障创新驱动,起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368人。办理的孟宪辉等三人制造注册商标标识案,入选全国检察机关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开展送法进企宣讲活动,编印赠送《服务非公企业法律知识手册》系列丛书1万余册,受到企业欢迎。

三、坚守客观公正立场,切实强化法律监督

刑事检察监督持续强化。认真贯彻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理念,监督侦查机关立案181件、撤案116件,追捕248人、追诉585人,不捕2865人,不诉1722人。对认为量刑畸轻或畸重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106件。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9638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5081人,法院采纳率92.3%。依法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提出书面纠正刑事执行监管活动违法403件。加强社区矫正监督,书面监督纠正监外执行监管违法423人。

民事检察监督稳步推进。强化精准监督理念,构建多元化民事检察监督格局,办理案件1735件。对符合监督条件的民事案件,法院采纳再审检察建议启动再审72件,提出抗诉改判8件。对违法执行活动和诉讼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622件,全部被采纳。对经审查认定裁判正确的695件案件进行释法说理,做好当事人服判息诉工作。开展虚假诉讼监督,提出监督意见13件。

行政检察监督扎实有力。办理行政检察案件992件,其中办理生效裁判监督案件115件,对审判活动、执行活动不当履职发出检察建议,被采纳842件。办理自然资源”“土地执法查处等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件58件。三河市检察院办理的刘某某非法占用基本农田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成为全省唯一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收录的典型案例。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化解行政争议39件。市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加强行政检察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专项活动先进集体,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9个市级检察院之一。

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提质增效。秉持双赢共赢多赢司法理念,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540件。推进京津冀检方合作,部署开展京杭大运河(通州廊坊武清段)综合治理暨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相关做法被《人民网》《法治日报》刊载。深化雄安新区及白洋淀周边区域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专项检察监督行动,发现问题线索968件,立案160件。积极、稳妥拓展案件范围,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办理相关案件73件,有力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创新发展。坚持双向保护原则,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40人,对72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会同公安等部门在全市建成11一站式办案场所,促进未成年被害人询问、证据提取、救助一次完成。全市142名检察官法治副校长送法进校园,用法治力量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进一号检察建议落实,走访中小学校和幼儿园131所,协助整改问题45个,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构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火墙

四、全面推进改革,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支持配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平稳顺利完成反贪、反渎、职务犯罪预防三个部门的职能、人员转隶,全市检察机关划转的183个编制、126人全部按时到位。建立健全职务犯罪检察工作机制,与市监委会签《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办法(试行)》,共同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实行人员分类管理,全市194名员额检察官、174名检察辅助人员、121名司法行政人员、172名聘用制书记员全部定岗到位。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制定检察官权力清单,合理确定检察官327项具体权力。制定出台《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实施办法(试行)》,充分保障律师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等权利。

推进内设机构改革。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省检察院统一部署,对内设机构进行系统性、整体性、重构性改革,形成了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法律监督新格局。市检察院从23个部门压缩为18个,基层院从815个部门压缩为58个。内设机构改革后,一类案件由一个机构、一个办案组、一个检察官负责到底,实现了权责统一、质效提升。

严格落实改革配套机制。制定《入额领导干部直接办理案件规定(试行)》等配套机制20余项,检察长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491件、列席审委会60次。推动业绩考评本地化,确定9类业务、101项考核指标,倒逼检察官业务能力提升。全面推行捕诉一体办案机制有效优化检察资源配置,缩短办案时限。

五、夯实基层基础,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检察队伍

政治建检凝心聚力。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实践活动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干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党建带队建,不断提高机关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毫不放松抓牢意识形态工作,确保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

素质兴检固本培优。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等院校开展检校合作,培养高层次检察人才。大力推进1020人才培养计划,组织各类业务培训2352608人次。全市有9人次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省检察院评为业务标兵或办案能手,20人入选全国、全省检察人才库。

科技强检智慧引领。加快推进智慧检务工程,高标准建成六大平台”“九大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市县两级院全部建成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实验室,驻所检察室四级网络全部实现互联互通。研发的警务管理系统、驻所检察室系统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推广。

从严治检筑牢防线。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不断锤炼干警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落实三个规定,坚决做到逢问必录。开展教育整顿,整治六大顽瘴痼疾问题308件,完善常态长效机制7件,检察队伍纪律作风持续加强。

六、打造阳光检察,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主动接受监督。代表委员提出的4件书面建议、5件提案全部办结回复。编印代表委员联络专刊20期,向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赠阅14000余份。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大力推进公开听证工作,邀请1689位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走进检察机关,零距离了解、监督检察工作。

加强检务公开。推进案件信息公开,发布程序性案件信息40370件,公开法律文书18388件,重要案件信息339件。完善门户网站网络服务,拓展校园欺凌举报、网上信访等模块,开辟与群众沟通直通车。在全国百家地市级检察机关检务公开工作抽查中,市检察院位列全国第四、全省第一。

做实检察宣传。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增强检察工作透明度。广泛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讲好检察故事,203篇稿件被国家级媒体转载。市检察院微信公众号进入全国检察机关20强。

2017年以来,全市有88个集体、210名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表彰奖励。市检察院连续四年获评全国文明单位、连续五年被授予五星机关,市检察院领导班子连年被市委评为优秀领导班子,三河市检察院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荣记集体一等功三河市检察院、文安县检察院分别荣获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正确领导,市人大有力监督,市政府、市政协以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代表全市检察机关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回顾2017年以来的工作实践,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廊坊检察工作,必须把讲政治放在首位,坚持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检察工作与市委工作同频共振、合力合拍;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真正做到人民检察为人民;必须牢牢把握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宪法定位,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提升基层基础建设水平,为检察事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检察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成效还不够明显,工作措施的针对性需要进一步增强。二是四大检察发展还不够充分、平衡,法律监督效果还需进一步提升。三是专家型人才较为匮乏,队伍专业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四是信息化应用水平还不够高,科技手段对司法办案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

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市检察机关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廊坊市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牢记初心使命,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努力实现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做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更好地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切实增强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自觉。坚持在市委工作全局中谋划推进检察工作,立足新发展阶段,紧盯十四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目标,找准检察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深化服务举措,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为廊坊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二是切实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的法治自觉。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实现常治长效。依法惩治和有效预防网络犯罪,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促进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是切实增强深入推进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的检察自觉。进一步加强刑事立案、侦查活动和审判活动监督,精准开展民事诉讼监督,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积极稳妥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实现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依法对接。加强与监察机关办案衔接配合,形成依法反腐合力。

四是切实增强努力打造过硬检察队伍的行动自觉。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提高检察队伍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教育培训,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深化智慧检务应用,强化业绩考评,着力提升干警素质能力。坚持全面从严治检,驰而不息正风肃纪。

各位代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全市检察机关将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本次人大会议要求,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更加忠诚履职,为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报告电子版廊坊检察官方微信

廊坊检察官方网站廊坊检察抖音

(请用手机扫一扫进入,查看相关内容)

附件


相关用语说明


12309检察服务中心:是全国检察机关统一对外的智能化检察为民综合服务网络平台,通过12309网站、12309检察服务热线、12309手机移动客户端和12309微信公众号四种渠道,向社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检察服务。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2019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承诺,要将心比心对待群众信访,建立7日内程序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或结果答复制度。该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在收到群众来信、来访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是否需要补齐相关材料以及移送其他有关单位处理的程序性回复。对于符合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要在3个月内向信访群众答复办理结果;有些案件比较复杂,3个月不能办结,要在3个月之内向信访群众答复办理进展情况。

木兰有约:是河北省妇联、省女法官协会、省女检察官协会、省律师协会女律师工作委员会联合开展的法治宣讲活动,于2015年启动,旨在提高妇女依法诉求、依法维权的能力,营造妇女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该项制度经20181026日刑事诉讼法修改,在立法上予以确认。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对于准确及时惩罚犯罪、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推动刑事案件繁简分流、节约司法资源、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号检察建议:2018101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教育部发送的《检察建议书》,是针对性侵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犯罪案件,针对校园安全管理规定执行不严格、教职员工队伍管理不到位,以及儿童和学生法治教育、预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问题,历史上首次以最高人民检察院名义发出的检察建议书。

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制度:是指国家机关、法律法规授权行使公权力的各类组织及法律规定的公职人员,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的各类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未成年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不法侵害以及面临不法侵害危害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

⑦“捕诉一体办案机制:即一个刑事案件的批捕、起诉、诉讼监督以及补充侦查、刑事申诉等,全部由一名检察官或一个办案组织负责。

⑧“1020人才培养计划:按照廊坊检察机关人才培训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和迫切性的要求,本着总体设计、系统规划、整体部署、统筹推进的思路,根据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检察业务专业、司法行政管理条块的特点,在全市检察机关18个检察专项业务和行政管理人员条线中,每个条线选拔10名业务标兵20个后备骨干,计划配置、科学管理和重点培养,简称1020’检察人才培养计划

⑨“六大平台”“九大系统六大平台,即:司法办案平台、检察办公平台、队伍管理平台、检务保障平台、检察决策平台、检务公开和服务平台。九大系统,即:远程办案系统、远程接访系统、两法衔接系统、移动网络办公系统、远程刑事执行检察系统、远程教育培训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智慧安全管理系统、远程网络运维系统。

⑩“三个规定是指2015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20153月,中央政法委下发的《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2015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落实三个规定,有助于司法人员依法独立公正办案,有助于保障案件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司法公信力。



  • 检察微博
  • 检察微信
  • 检察头条号
  • 检察抖音号
  • 通知公告
  • 智能法律咨询
  • 廊坊法治宣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