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盲盒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在带来乐趣和惊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食品安全问题。近日,广阳区检察院能动履职,通过调查走访、制发检察建议、“回头看”等,督促规范食品盲盒经营行为,以检察公益诉讼守护新业态经济健康发展,“线上+线下”全方位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某蛋糕店售卖的食品盲盒未标注任何与食品相关的信息。”2025年1月份,该院在开展网络营销新业态专项监督时发现此线索,随后以“线上筛查+抽样购买”方式在辖区内深入开展调查,发现部分商家销售的食品盲盒未在标签、标志中标注食品成分、保质期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重要信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等相关规定。
“食品盲盒的‘盲’属性,使得消费者无法直接看到商品信息,一些商家趁机将‘三无’产品、过期食品混入其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威胁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该院公益诉讼检察官表示。
为此,该院依法立案,并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监管职责,对违规销售食品盲盒的经营主体依法处置,并及时填补监管漏洞,建立完善常态化、规范化监督机制。
相关职能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部署开展了食品盲盒销售专项整治活动,以蛋糕店、网红店等企业为重点排查对象,以盲盒食品质量安全、标签合规性以及是否存在残次、临期、虚假宣传或诱导消费等问题为重点检查内容,对发现的问题商家当即责令整改。为确保整改实效,该院开展了“回头看”,确认涉案商家已下架违规食品盲盒,问题已全部落实整改到位。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来临之际,相关职能部门以此案为契机,利用微信公众号向市民宣传餐饮盲盒消费警示,并详细介绍了消费建议和维权途径,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提升消费者风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