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省院关于数字检察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具体安排,深化检察大数据战略,5月22日,廊坊市人民检察院召开2024年第一次全市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暨“推广型”模型讲评会。廊坊市人民检察党组书记、检察长罗云鹤参加了此次讲评会,邀请了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现代警务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卢立红、副主任史可贞担任“推广型”模型现场讲述会评委。活动后召开了第一次全市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推进会上,总结分析全市数字检察工作情况和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对数字检察工作深入发展进行部署推进。
为落实最高检、省院有关决策部署,围绕模型推广应用活动规则,开展全市数字检察“推广型”模型创意竞赛活动,旨在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用,推动全市大数据法律监督工作再上新台阶。以模型应用实绩实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把握最高检活动规则,广泛征求灵感思路,精准筛选易推广创意,集中优势力量推动模型建用、本地成案和异地复用,加快打造精品“推广型”模型,力争早日上架最高检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
此次讲评会经过对全市征集的25个模型创意初评和推荐,入围14个优秀模型创意进行现场讲述,专家评委采用数字化评分系统,从数据获取、规则明晰、本地成案、异地应用四个维度量化评分,最终选出6个“推广型”模型创意重点培育。本次活动涌现的优秀创意,必将示范引领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推广、应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促进实现“更多模型推广、更多地区应用、更多高质效案件”。
“本次活动组织有序、精彩纷呈,展示出廊坊检察检察机关‘运用数字模型破解监督难题,促进社会治理’高强本领,也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打开了思路,希望将来能够实现检校合作。”卢立红主任对“推广型”模型创意现场讲述活动进行了点评。“在数字时代,以数据模型赋能法律监督,不仅能够利用有关技术手段消除以往监督的‘痛点’,也能提升案件查办效率,更能从办理个案到归纳类案最终实现诉源治理,将案件办理效果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
现场讲述活动重要意义在于引导树立思维、激发数字办案活力,从全年活动进程来看,处于起步热身阶段,是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广应用活动的起点。下一步,市院数字办将协同市院各业务部门统筹推进推广应用活动,加快进入前六名的模型研发、应用和推广;未进入前六名名单并不意味到此为止,有的要作为典型案例培育。
评述会结束后,召开了第一次全市数字检察工作推进会,会议由汪文娟副检察长主持,罗云鹤检察长在会上发表讲话。
罗云鹤指出,数字检察战略是法律监督手段的革命,是提高法律监督能力的重要引擎。数字检察工作从最初探寻摸索的“试水区”,逐步走进破壁攻坚的“深水区”。全市检察机关要牢牢把握信息时代的“时”与“势”,在新形势下开拓创新。
罗云鹤强调,要高效协同推进数字检察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廊坊市数字检察建设规划(2024-2025年)》,组建数字检察专业办案组,最大限度发挥团队作战实效,形成横向协作、纵向推进的工作格局。要分类施策获取数据。立足检察内生数据的应用,逐步拓展外部数据的获取和利用。要善于采取“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方式获取数据,向有关机关提供分析方法和要求,获取可用的结果数据。要清单化动态推进推广应用活动。建立全市数字检察工作模型构建清单、应用清单、成效清单,实行清单化动态管理,定期形成检察长专报,确保活动任务进展和推进力度;加快推进优秀创意落地,完成6个院应用成案准入门槛;积极推进京津冀合作共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贡献检察样板。要落实四个主体责任。落实检察长的“一把手”责任,检察长要亲自听取数字检察工作推进情况,落实数字办的主推责任,落实业务条线主导责任,落实检察官主办责任,善于从个案办理中发现异常,梳理总结客观规律,争做数字检察赋能法律监督的主力军,运用数据赋能法律监督办案的第一责任人。
罗云鹤要求,全市检察机关持之以恒,持续奋斗,充分发挥数字检察的关键变量作用,助推检察机关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