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队伍建设

一座大厦的诞生——河北省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华

时间:2017-11-25  作者:刘梅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 |

  此文由检察日报文艺部主任刘梅同志亲自采访编写,于11月24日在检察日报8版《中国执法者》专版刊发。

  □“杨华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多几个这样的人,我们没有办不成的事!”廊坊市检察院检察长王胜喜如是说。

  □“杨检之于我们,是妈妈一样的存在,也是榜样一样的存在。”八零后公诉科检察官李沫蒽说。

  □“看来跟我们在一起的人,都是要拼命的。我们身上都有毒,您也被传染中毒了。”

  当这座高26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壮美建筑矗立在眼前,像个梳洗打扮完毕准备出嫁的女儿等待接亲的队伍,杨华落泪了。掌声响起,她和她的团队成员彼此拥抱,潸然泪下。她告诉我,这个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官德家风展示馆、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基地、服务非公企业法治宣教中心、吕端文化中心于一体的河北省廊坊市法治宣教中心,就是她的“五胞胎”孩子,当“孩子们”完美地展现在大家面前,她这个当“妈”的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终于放下内心的巨石,曾经的挥汗如雨和痛苦焦灼化作脸上的风轻云淡。  

  这一天是2017年11月22日,距离她立下“为十九大献礼,做华北第一、全国一流的宣教中心”的军令状过去189天,距离她到任廊坊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检察长过去四年八个月。

  从立春到立冬

  可以说,在今年春节前,杨华和她的团队都未曾想过要建这么大规模的宣教中心。直至2月27日,作为廊坊市检察院2017年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开发区检察院党组明确建立由五大板块组成的廊坊市法治宣教中心的目标。此时宣教中心还是个无规划设计、无场馆选址、无财务保障、无专业设计的“空中楼阁”,所有人的眼睛都盯向杨华。此时的窗外,春寒料峭。

  “我要建一座大厦,建成廊坊党风廉政建设新高地、法制建设的新地标,屹立那里五年十年,一百年!”她向廊坊市检察院检察长王胜喜保证。在王胜喜看来,这事有点悬,“我当时也认为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于是王胜喜等市院领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看到,杨华带着她的团队,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开启了他们的“疯魔”人生。

  杨华虽然快人快语雷厉风行,但从不轻言承诺。建宣教中心是她认准的事,所以这次她就“没给自己留后路”。“认准了就要做成做好,是以检察人的名义!”杨华说。

  在朋友们眼中,参加工作38年,从警察到检察官,从国保支队支队长,到广阳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院检察长,杨华活得都像个战士,随时准备披挂上阵。所以,在接到筹建宣教中心的任务后,她像再次听到了冲锋号角,将工作状态调整为高速运转模式,她说参加工作这么多年,这是她的常态。

  她早在心里将蓝图勾画好了,要用这件作品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礼。她带领业务骨干前往上海、安徽、广东等地考察,几十轮与协办企业洽谈,上百次与文化公司交流碰撞,每日一例会一调度,边设计边施工,24小时不间断作业,蓝图慢慢成为眼前的风景,杨华交上一张令人惊叹的成绩单,如此耀眼。

  从5月16日中心选址确定、国庆节工程竣工,到11月22日精装布展完毕开门迎接观众,共计189天,这只是一套家庭别墅的装修周期,而他们却将一栋占地1万多平方米、16米高的商用楼改建加固至26米,工程总量不亚于重建,完成五大主题展馆的规划设计、1.4万平方米展厅的精装施工,以及解说服务团队的组建培训……如今,我已经无法还原杨华团队与协办企业、文化公司“三军”所经历的夜以继日和宵衣旰食,但当内容丰富、声光电等多元先进技术给每个参观者带来巨大的冲击震撼感受时,杨华骄傲地说:“这就是宣传法治廊坊良好形象的一张名片!”

  从立春到立冬,从构想到构建,廊坊市法治宣教中心以壮美的身姿成为我们面前的一道亮光,杨华的诺言实现了。“宣教中心就是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推动检察工作上水平的重要抓手,我们在做一件为检察机关提振精气神的事业。”她说。

  “杨华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多几个这样的人,我们没有办不成的事!”廊坊市检察院检察长王胜喜如是说。

  每人心中建一座金字塔

  “杨华同志,市院想抽调一名优秀公诉人参与一起重大专案公诉,你们公诉科有几个人?有合适人选吗?”“当然有!我们公诉科有28人,选定人员一小时后到市院报到。”

  “杨华同志,省里交办一起在职县委书记受贿犯罪专案,指定给你们院,可以吗?”“28人随时待命,保证完成任务!”

  “杨华同志,金吉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时间紧、任务重,指定你院公诉,有问题吗?“没问题!”“哦?你院一共多少人?”“共28人,我这28人个个百巧百能!”……

  这是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间,时任廊坊市检察院检察长的冀运福(现任河北省检察院党组成员、反贪局局长)在交办三起专案时与杨华的对话。随后,杨华带领团队查办的这几起重大案件,均以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圆满办结。

  2013年3月,身为廊坊市检察院正处级调研员的杨华来到开发区检察院任检察长,加上她,总共28个人。“兵将稀少、五脏不全”,如何在体量和绝对办案数字上克服制约,在全市检察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杨华喊出了“小院也有大作为”的口号。

  杨华深知,要有大作为,须先有“一条心”。众人一条心,她这个带头人就要走在最前面。在全院干部大会上,她的话掷地有声:“向我看齐,以我为榜样!”这句话不是任何人都有底气和勇气说出来的。而杨华是有底气的——她有上级院的大力支持,有对27名团队成员的信心和肯定,还有自己38年政法工作经历所收获的毅力和坚守,以及血脉中流淌着的红色基因。

  在开发区院,杨华办公室的门总是敞开的,如果不在办公室,循着声音也会在政治部或会议室里找到她。“杨检的行踪政治部都知晓。”政治部主任刘百新笑道。

  我发现与杨华交谈,她使用的主语多是“我们的团队”。“我没有秘密。很多先进典型距离太远,大家就向我学习,向我看齐!”谁的眼里都不会揉沙子,杨华用一句话和不掺假的行动,让很多人放下了心里的小九九。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杨检在工作中经常‘损私肥公’。”反贪局的刘强告诉我,“筹建宣教中心,大家经常加班加点,杨检的工资大都给我们请客吃饭、发红包了。”

  每天,杨华第一个来到单位,最后一个离开;把关、协调、鼓劲,她的时间被这样的日程充满着。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自带光源,于是总会在人群中脱颖而出,总会在与其相遇的人心中投下一抹亮色。“杨检之于我们,是妈妈一样的存在,也是榜样一样的存在。”八零后公诉科检察官李沫蒽说;“遇到杨检是我今生最大的幸事。”侦监科负责人王文举深有感触。

  有了信念和纪律,杨华的以团队精神凝心聚力、以领导带头示范引领、以情感互动营造和谐、以精细管理激励制约的“人文检察”管理模式日趋成熟。“考量一支队伍是否过硬,通常会从有形的业务指标和办案数字上看。我认为,所有有形指标的创造都离不开‘人’,‘人’是主体和根本,是一切有形背后的无形力量。因此,我们始终把人文建设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杨华这样诠释。

  “埃及金字塔是谁建造的?”杨华突然问我。我没有马上回答,我知道她的问题背后一定还有玄机。

  “历史记载金字塔是由30万奴隶所造。然而四百多年前,瑞士钟表匠布克却作出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是一群欢快的自由人。布克曾被监禁,囚禁期间他发现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制造出精确的钟表。起初他认为是环境太差,然而越狱后在更糟糕的环境中,过上自由生活的他竟神奇地恢复了制作精确钟表的能力。此时他发现,真正影响他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杨华说。

  “所以,任何工作若想做到极致,必须是一批满怀理想和虔诚、自由之心的人,像你们的团队。”我回答。

  杨华笑了:“如果一个人总处于不满和愤懑中,想要圆满完成工作是不可能的,也无法与他人步调一致。我们的团队敢打必胜的法宝,就在于人文检察构建中用文化最大限度地赏识人、激励人,最大限度地激发干警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实现了一群快乐自由的人,带着执着坚定的梦想追求,在身心和谐状态下,不断创造历史的奇迹。”

  于是,人们看到,她和一群有着坚定信仰和实干作风的干警们共同打造了“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接连查办大案要案精品案,综合排名连年上升并稳居前列,小院真有了大作为。2013年以来,该院立案侦查的贪贿案件大要案率、已结案件移送起诉率、实刑判决率均为100%,连续四年被廊坊市委政法委评为全市政法系统先进集体,连续三年被市检察院评为先进基层检察院,46人次受到省、市、区级记功嘉奖等表彰。今年7月,杨华带头办理的全国百名“红通”人员河北省第一案——黄红案圆满办结,得到省委领导批示表扬!

  杨华爱笑,她的笑很好看,让人温暖。杨华爱说,她的话很真挚,让人可以直面彼此。她用人文管理模式把自我实现和检察事业创新发展作为全院的共同愿景,用“做人、做事、做前程”和团队实现“光荣梦想、伟大事业”作为团队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每一名干警心中筑牢一座金字塔。

  回到北京当晚,我收到杨华一条微信:我们在执法办案和中心承建两个战场都打赢了!

  在我看来,如果开发区检察院是一座大厦,人文管理是这座大厦的钢筋混凝土根基,亲情爱护是一扇扇敞开的门,而内心的坚持就是一块块砖瓦,所以杨华和她的团队如此忙碌,也如此快乐——因为大家眼前有路,头上有阳光。

  奔跑的姿态

  采访第二天,杨华一早来接我去参观法治宣教中心。她的笑声带着暖意从远处传来:“昨晚睡得怎么样?”“不好。”我答,“这一宿,我采访没干别的就追飞机了。看来,谁跟你在一起,都是要拼命的。”她哈哈大笑,转头对副检察长王欣道:“看来跟我们在一起的人,都是要拼命的。我们身上都有毒,您也被传染中毒了。”

  1979年,杨华进入公安系统工作,从户籍警开始,杨华说她几乎干遍了所有岗位。一个内心有光亮的人,自然会给其所从事的工作带来能量,让平凡的日常闪耀光芒。那时,市局凡有干部测评,她总是第一。2004年,她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先进个人”。

  2006年,杨华被组织选派到廊坊市广阳区检察院任检察长。三年后,她捧回了“全国优秀基层检察院”的奖牌……

  “在杨华身上,很好地展现了‘厚德尚法、秉正担当、敢为人先、止于至善’的十六字廊坊检察精神。”王胜喜这样评价。

  “参加工作以来,我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杨华这样总结自己。一个以奔跑为日常状态的人,是不会甘居人后的,所以在她一路向前收获目标和欣喜的同时,通常也要舍弃身边亲人的想念和陪伴。

  女儿看着母亲奔波的身影,很是心疼:“妈,您可想好了,如果您没了,我可就没妈了,果果也没有姥姥了。”听到这话,杨华沉默了,她承认家人是她的软肋,无法触碰。但是,当工作日程展开,她又恢复了先前的样子。

  “你理想的生活是什么状态?”我问。

  “哦,这个问题我还真没好好想过。”杨华迟疑了一下,接着笑道:“要说理想的生活,就是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知道什么时间花开,什么时间下雨。”随后,她沉默了,“我很期待,很期待。”她说,眼角泛出泪花。

  此时,窗外冬意渐浓,望着难掩疲惫的杨华,我想起泰戈尔那首《生如夏花》: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

 

  • 检察微博
  • 检察微信
  • 检察头条号
  • 检察抖音号
  • 通知公告
  • 智能法律咨询
  • 廊坊法治宣教中心